冬小麥年前為啥有青一塊,黃一片的現象,這樣的小麥,大多在年后,返青生長慢,形成生長很慢的僵苗,小麥的產量受到很大的影響,出現這種狀況,可能與以下幾方面有關系。
1、播種密度過大,不均勻,播種的密度太大,小麥在生長的過程當中,播種密度太大的部分,需要的養分被小麥苗爭先奪后的使用,“僧多粥少”,出現小麥苗發黃,播種密度,相對較稀的地方,小麥苗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充足,表現綠油油的比較健壯。這樣就出現了青黃相間的現象。
2、缺少氮素肥料,冬小麥種植在土壤質地比較嚴重,土壤肥力比較差,當年經過玉米秸稈還田而沒有使用尿素作為氮元素的。小麥在生長的過程當中,會用到大量的氮肥,當進行玉米秸稈還田之后,玉米秸稈在腐爛的過程當中,會吸收相當多的氮元素化肥。
如果在秸稈還田時,沒有進行補充,使用適量的氮元素,小麥生長需要氮肥,玉米秸稈腐爛也需要氮元素來支撐。這樣就造成了小麥田的氮肥嚴重不足。氮肥是小麥形成葉綠素必不可少的肥料之一,氮肥充足,冬小麥生長旺盛,葉片油綠,一片健壯的樣子。
解決措施:迅速追施速效氮肥。為了促使麥苗盡快轉化,要立即追施氮素肥料,每畝可施尿素15~20斤或碳酸氫銨40~60斤,或追清水糞1000~1500斤。
3、遭受麥圓蜘蛛為害,常使麥苗成塊或成片受損,葉片黃中帶紅色;
解決措施:及時圍殲麥圓蜘蛛。可選用15%噠螨酮乳油2000~3000倍液,或1.8%阿維菌素500~600倍液噴施,將麥圓蜘蛛消滅在點片階段。
4、部分小麥整地的時間緊迫,土壤耕整比較粗糙,播種質量不夠精細,麥苗根部與土壤未能緊貼融合,根系發育不全,肥水供應短缺,麥苗素質較差;
解決措施:改善田間生存環境。為了給小麥營造一個較好的生長發育環境,一要清理好麥田廂溝、圍溝、腰溝及四周排水大溝,降低地下水位,做到能排能灌能濾,二要中耕除草,破除土壤板結,促使根系下札,三要在小麥拔節之前進行鎮壓,使小麥根系與土壤緊貼,確保肥水能及時。
5、播種過深。小麥的播種深度,一般情況下,小麥的播種適宜深度為3-5厘米,如果超過了5厘米,那么出的苗長勢弱、黃、分蘗率偏少。
6、小麥田地勢較低。有的小麥田地勢較低,麥田四周無大的排水溝,有的種麥區域雨后排水不夠及時,受漬的麥苗根系變成黃褐色或黑色,地上幼葉逐漸轉黃。
7、田間濕度過大,常發生在接水稻茬口種植的小麥,在地下水位過高,排水不暢的田塊兒。根系生長不良,小麥苗生長緩慢,不勻稱,都轉化為僵苗。
8、小麥紋枯病,小麥受到紋枯病病病菌的危害后,小麥的根系吸收肥水的能力降低,向上傳導的莖稈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,養分輸送困難,這樣就造成了小麥,受病的葉片發黃,不受病的葉片正常。因此,防治小麥紋枯病。是必不可少的一項。
9、土壤過于干旱,正常的水分是維持小麥苗正常生長的。自秋季小麥播種以來,降水量稀少,特別是一些沙質土壤。水分流失快。常表現為缺水,出現黃苗。
10、小麥苗根部出現蚜蟲,葉片背面有紅蜘蛛危害,這兩種害蟲,都是以吸食小麥葉片的營養來生長的,當達到一定的數量,小麥根系吸收的營養被害蟲截留,無法滿足植株本身的需要,這樣,小麥就會出現發黃。
11、噴灑除草劑藥害,有的農民朋友,為了圖省事,想達到效果好,對除草劑的用量,不是把握很嚴,隨意增加除草劑的用量,也會導致小麥出現發黃的現象。
12、耕層淺。一般來說,秸稈還田現象比較多,一方面提高了土壤的肥力,但是,現在玉米秸稈還田量大,耕層一般都不足20厘米,小麥很難扎根土壤中,養分供給不足,長此以往,出現黃化現象不足為奇。
13、持續低溫凍害。凍害的葉片一般扭曲,在葉片幼嫩葉尖或葉片中間位置發黃。
氣溫變化幅度較大,很多地區連日的陰雨,持續低溫,光照時間少,小麥苗情整體較弱,受低溫凍害影響表現出葉黃。
冬小麥凍害年后補救措施如下:
1、及時追施氮素化肥,促進小分蘗迅速生長。主莖和大分蘗已凍死的麥田,到小麥返青拔節期結合澆水施拔節肥,施尿素10-15公斤/畝。
2、一般受凍麥田,僅葉片凍枯,無死蘗現象,早春應及早補救施藥(噴施進口施倍多+碧護)促進麥苗返青;在起身期追肥澆水,提高分蘗成穗率。
3、加強中后期肥水管理,防止早衰。受凍麥田由于植株體內消耗的養分較多,后期容易發生早衰。